孙静雅,女,中共党员,现为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专职辅导员,自2007年起任班主任多年,2019年开始从事专职辅导员一职。从教十三余载,她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,兢兢业业、严于律己,在学院举办的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荣获三等奖;在学院举办的辅导员论坛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绩;荣获“工会先进个人”“抗疫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;学生多人次参加院级、市级、省级各类比赛并获奖。承担《创新创业》、《职业生涯规划》等课程的教学任务,参与课题、专利、资源库建设等项目的研究。
作为一名辅导员,她工作中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,积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,引导和教育学生明辨是非,树立信念,坚定信仰,深受学生的喜爱,家长的信任,并赢得同事、领导的认可。
守初心
“初心易得,始终难守”,这是在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。于她,则是她工作的动力源泉。从工作第一天起,孙老师就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辅导员。她严格要求自己,严格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和各种工作制度,服从分配,听从指挥。坚定理想信念,有强烈的责任心,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,满腔热情的、全身心的投入,踏踏实实地干事,兢兢业业地工作,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——始终如一。
担使命
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作为一名辅导员,要想完成使命,需要做到“三个一”,即坚持每天最少进教室一次,每周最少进宿舍一次,每月最少组织活动一次。利用每天进教室与学生聊天谈话的时机掌握学生的近期动态,以谈促建,加强班风建设;以宿舍为契机,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加强舍风建设;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,以正面引导为主,在班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奋进、团结的氛围,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,价值观。
然而,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。作为一名辅导员,要想与时俱进,就要终身学习。为了更好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,孙老师在工作期间从不忘学习,以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育人能力的专业性。为此,她充分利用休息时间看书,并有针对性的学习心理学,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,以便能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中学以致用。
促发展
以身示范,潜移默化。“学为人师,身正为范”。她一直坚持着与学生共进退的思想,军训加训的晚上和周末,她从不缺席,风雨无阻。学生们耳濡目染,以顽强的意志在军训会操中“队列”和“内务”均获得三等奖。这是那年经管系唯一一个同时取得两项荣誉的连队。学生在训练中懂得了团结的意义,明白了军人的职责,更明白了有国才有家的真谛。
关爱学生,以“活”育“情”。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为了缓解学生的思乡情,她组织学生开展了形式丰富的中秋晚会,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包水饺。慢慢地,她经常走入学生宿舍,关心大家的日常起居、温饱冷暖及宿舍环境。在学院文明宿舍评比中,她所带班级的文明宿舍有5个,数量是系里最多的。学生在互动中体味温情,在活动中加深了解,在班里找到了家的归属感。
搭建平台,借力成长。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她在任用班委、团委时,做到“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”。凭着教师的责任心,及时发现、研究和解决学生新情况、新问题,引领学生干部快速成长,担当起班级学风、班级建设的重任。接下来在“礼赞新时代,共圆中国梦”的诵读比赛中,班干部带领班级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,同时在“2019声动经典美读大会”中获“美读传习作品”和“网络人气作品”两项奖项。班级同学将自己的爱国情与中国梦融合在一起,学生在活动中不光收获了奖项,更接受了精神的洗礼。
在“天生我才必有用”主题班会中,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成才观。在2020年的抗疫行动中,班级多名同学积极投入抗疫工作,得到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。由于有了正确的引导,班级同学在各项比赛中均有收获。于小龙同学在“山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”中获得亚军;王骁睿在“山东省会计技能赛项”中获得二等奖;李建昊在“山东省数学建模竞赛”中获二等奖,林艳、朱梦瑶获“山东省数学建模竞赛”三等奖,胡俊杰等同学获得“互联网+”大赛校三等奖,郭昊霖等同学获烟台市营销大赛二等奖······这些荣誉的取得,都离不开孙老师的谆谆教诲。
这就是一个辅导员平凡的工作,在这平凡的工作中她践行着初心与使命。作为辅导员的她定会一如既往,立足本职岗位,恪守尽职,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,帮助学生成长成才,成为祖国的有用之人。